<button id="cm8sk"><label id="cm8sk"></label></button>

    1. <em id="cm8sk"></em>

        • 登錄
        社交賬號登錄

        商報9月嚴選好書出爐!共10種

        發布時間:2023-03-10

        本文轉自“好書探”公眾號

        侵刪請聯系14749849159



        日前,中國出版傳媒商報發布了9月好書。這份書單共65種,分為主題出版類(5種)、文學類、人文社科類、生活/科普類、藝術/教育類、財經類、童書類,每類10種。在此基礎上,形成商報9月嚴選好書,共10種


        從5月嚴選好書開始,編輯部特別發布“讀者人氣榜”,發布讀者投票前5名的圖書。


        商報嚴選好書·9月(共10種)

        -按分類排序-

        《讓愛回家》

        《天地人生》

        《銀魂:張嘉璈和他的時代》

        《向心城市:邁向未來的活力、宜居與和諧》

        《嵇康傳》

        《擔頭看花》

        《數字化商業模式》

        《大國經濟:中國如何走好下一程》

        《觀我生:壁畫上的中國史》

        《敦煌靈犬》


        讀者人氣榜(共5種)

        -按投票排序-

        《不被定義的女性》

        《藝術與宇宙技術》

        《數字化商業模式》

        《十年山野路漫漫:新生代化石考察記》

        《野生神仙》




        教育類


        《讓愛回家》李新異著/廣東人民出版社2022年9月版/62.00元

        推薦人:趙瑞艷 責任編輯

        推薦語:家是愛開始的地方,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隨著社會經濟環境的急劇變化,青少年的心理問題愈發引起人們的重視,這不禁讓父母開始思考家庭矛盾、親子代溝產生的原因,夫妻關系的好壞對家庭的影響,養育男孩和女孩的不同,單親家庭如何養育孩子等問題。

        《讓愛回家》是構建和諧家庭的心理落地實踐,它不同于以往“家長有病,孩子吃藥”的觀念,幫助讀者找到了“讓家長吃藥”的好方法。作者針對當前家庭教育存在的痛點,結合近40年的一線心理咨詢實戰經驗和具體案例,通過“家有爸道總裁”“慈母的陷阱,虎媽的教鞭”“種瓜想得豆,種豆想得瓜”“萬般未必皆下品,不是唯有讀書高”等生動有趣的論述,不僅幫助我們找到了“問題孩子”產生的根源,還揭示了家庭矛盾、親子代溝背后的原因,強調了愛的構建和傳承的有效方法,提倡對孩子因材施教、對家庭因人施愛。

        本書是現代父母的上崗培訓手冊,更是促進良好夫妻關系、親子關系的家庭教育讀本。閱讀本書,有利于構建良好的家庭關系,提升家庭幸福感,對父母、心理學工作者都有非常高的價值。



        文學類


        《天地人生》王蒙著/江蘇人民出版社2022年10月版/68.00元

        推薦人:周曉陽 責任編輯

        推薦語:這本書,是一位年近九十的寫作者,匯集多年研讀與思考,對中華傳統文化做出的獨特梳理。說獨特,是因為它:一、不走純學術路線,而是用平易親切的語言,娓娓道來對中華優秀傳統的深刻思考。畢竟,寫下這些文字的是王蒙,曾經以《青春萬歲》等小說風靡文壇,以獨特文風、寬闊思路而知名的王蒙啊!二、融文化與生活為一體,本著文化從生活中來,也必將反哺生活的思路,將作者數十年坎坷人生中凝練而出的平和、寬容、高貴品質,與我國傳統文化中那些優秀美好的地方,融會貫通,真誠書寫,飽含關切之情地提醒讀者:修身才是人生第一大享受,不妨從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中尋求平靜、積極的力量,做一個更高級的人,一位當代君子。



        《銀魂:張嘉璈和他的時代》趙柏田著/浙江文藝出版社2022年8月版/168.00元

        推薦人:李燦、顧楚怡 責任編輯

        推薦語:《銀魂:張嘉璈和他的時代》是著名非虛構作家趙柏田的最新長篇人物傳記,也是中國現代銀行制度最初的奠基者、金融家張嘉璈的首部長篇文學傳記。中國銀行董事長、黨委書記劉連舸特為本書作序。作者書寫了以張嘉璈為首的一代金融精英在時代大變局中立身謀國的氣魄與膽識。跨越近一個世紀,張嘉璈的一句“商業道德正預示著中國未來的高度”,聽來仍覺震耳發聵。同時,張君勱、張幼儀、徐志摩、冰心等眾多響當當的人物在書中悉數登場,可謂現代中國的“群星閃耀時”。



        人文社科類


        《向心城市:邁向未來的活力、宜居與和諧》陸銘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年7月版/65.00元

        推薦人:曹迪輝 責任編輯

        推薦語:當人們總在談論深水區的改革有形形色色的阻力,尤其是有關體制的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時,陸銘果敢地指出,很多時候真正制約發展的,其實是觀念,是人們對于規律的認識不夠充分。在這部結構緊密、表述通俗、主題清晰的《向心城市》中,陸銘向我們揭示了城市間、城鄉間以及城市內部要素流動的向心趨勢,并揭示了第三產業不斷上升的重要性,數字經濟時代“集聚”不減反增的發展優勢,各地人才政策的實際效用等諸多“新常識”。書中大量可視化的圖表數據與專業研究成果介紹,破除了很多有關城市發展似是而非的誤區,令人印象深刻。

        該書作者綜合近幾年最新學術研究和調研成果,結合大數據所呈現出的情況,說明了城市內部的發展規律,即服務業在GDP和就業中所占的比重會隨著經濟發展而越來越高;在“規模經濟”的邏輯下,城市發展呈現出“人從農村集聚到城市,從小城市集聚到大城市,從城市的外圍集聚到中心城區”的規律。



        《嵇康傳》王曉毅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年8月版/48.00元

        推薦人:楊立軍 責任編輯 

        推薦語:魏晉之際殘酷黑暗的政治現實,迫使嵇康走出混沌之夢,彷徨尋索,歷經世變,最終走入“《廣陵散》于今絕矣”的茫茫荒野。王曉毅的筆鋒常帶感情與激情,有一股郁勃之氣,似乎溢出了史學家的邊界,卻還原了歷史以及歷史中人的本來面目。



        財經類


        《數字化商業模式:一張畫布輕松描繪數字化轉型》鄧宏著/清華大學出版社 2022年9月版/99.00元

        推薦人:張立紅 責任編輯

        推薦語:本書為讀者提供了數字化商業模式的總體設計框架,分別從管理、業務、財務和技術四個視角全面地分析、認知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借鑒國際前沿的戰略理論,繪制數字化商業模式畫布,拆解出環環相扣的九個模塊,回答4個重要問題:“如何提供?”(重要合作、關鍵活動、核心資源),“提供什么?”(價值主張),“為誰提供?”(客戶細分、客戶關系、渠道通路),“成本和收益是什么?”(成本結構、收入來源);趣解數字化商業模式,用形象的比喻概括數字化轉型的理論模型,例如,九大核心模塊構成數字化商業模式之輪,重要合作雙曲線組成“風火輪”;用百余幅有趣的插圖呈現數字化轉型的概念,幫助理解抽象的理論知識;分析國內外36個知名企業的數字化轉型經典案例,提煉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亮點,既有國網電商、三一重工這樣的大型國企,也有飛利浦、沃爾瑪這樣的老牌外企,從數字化轉型的角度解讀16大行業,包含十四五規劃的十大數字化應用場景,如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能制造等;隨書附贈作者親自講解的100分鐘視頻課程,輔助理解數字化商業模式理論架構。



        《大國經濟:中國如何走好下一程》張軍著/浙江人民出版社 2022年10月版/58.00元

        推薦人:賴甜 責任編輯 

        推薦語: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身處大國興衰和世界秩序重建的時代洪流中,中國如何走好下一程?如何引領中國經濟巨輪沿著高質量發展航道行穩致遠?新航程上,作為大國,中國需要持續強大的改革魄力以及可改革的發展模式。張軍教授立足當下的“形”,著眼長遠的“勢”,全面解讀關鍵時刻中國經濟如何實現破局,系統闡述后疫情時代的中國經濟復蘇,深刻剖析中國經濟的韌性與后勁。

        本書聚焦中國當前宏觀經濟和未來發展的路徑,從新基建、新能源、新消費到產業互聯網、數字經濟、零工經濟,透過復雜的經濟現象,分析背后的本質與動因,將經濟學思維應用于真實生活場景,讓每個人都能理解千變萬化的經濟世界,順勢而為、讀懂時代、把握機遇。



        生活類


        《擔頭看花》陸灝著/上海文藝出版社2022年8月版/79.00元

        推薦人:張艷堂 責任編輯 

        推薦語:《擔頭看花》講的是書的事,更是人的事。本書涉及名人軼事、文化掌故、文學趣聞、書籍情緣、師友往還,如錢鍾書的貓“苗介立”、俞平伯對偵探小說的興趣、容庚之被逐出北大、以賽亞?伯林的初戀、黃裳對《印存玄覽》的喜愛等。書名自歐陽修“賣花擔上看桃李,拍酒樓頭聽管弦”一句捻出,乃是作者自謙之辭。從一本書到另一本書,從一個人到另一個人,隨處可見作者廣博清雅的學識和趣味,亦見其鉤沉考索之深厚功力。



        童書類


        《敦煌靈犬》顧春芳著 陳漢煜繪/譯林出版社2022年9月版/68.00元

        推薦人: 宋旸 責任編輯 

        推薦語:《敦煌靈犬》是“中國好書”、入選“五個一工程”的作品《我心歸處是敦煌》的作者、北大教授顧春芳為青少年創作的一部帶有奇幻色彩的動物小說、成長小說。作品講述了莫高窟守護犬樂樂的成長經歷,在敦煌的大漠戈壁上展開了一場扣人心弦的冒險之旅和文化之旅。全書通過樂樂的故事,折射出敦煌莫高窟的千年歷史,以及一代代莫高窟守護人的信仰與奉獻,在孩子們心中埋下一顆守護中華文明和傳統文化的種子。

        《敦煌靈犬》的創作靈感來自被敦煌研究院收養的小狗樂樂,它曾經獨自跋涉二十多公里,從生活條件舒適的敦煌城里跑回了莫高窟。在《敦煌靈犬》中,顧春芳創造了一個神秘的“靈犬世界”。千百年來,靈犬們恪盡職守,與黑暗世界的惡犬展開了一場又一場驚心動魄的較量,協助人類守護著中華文明。書中的守護犬樂樂有著令人羨慕的“特異功能”:它能聽見壁畫里的音樂人聲,能與壁畫里的飛天、菩薩、羅漢交流,還能從壁畫里獲得神奇的寶物!整本書就圍繞著樂樂的成長,以及“逃離—回歸”的主線展開。“從怯懦到勇敢,從逃避到面對,從幼稚到成熟,這是成長的必然過程。”樂樂的成長過程是人性化的,顧春芳寫樂樂,也是寫孩子成長的困境和蛻變,樂樂身上有他們的影子。不僅如此,《敦煌靈犬》通過寫動物的靈性,隱喻人的精神,禮贊了中華文明的傳承者和守護者,啟示我們,璀璨的中華傳統文化才是我們心靈成長的沃土和家園。



        藝術類


        《觀我生:壁畫上的中國史》苗子兮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22年9月版/148.00元

        推薦人:閔艷蕓 責任編輯

        推薦語:人生很長,動輒數十年;人生又很短,彈指一揮間。什么是最值得銘刻和記憶的呢?古人會用一部壁畫(墓葬壁畫)來濃縮一個人的一生,這個過程是一個去繁存簡的過程;那么,能夠被畫下來的生命片段或者場景會是什么呢?

        在從東漢、魏晉南北朝,至隋唐、五代、遼宋的千年墓葬壁畫上,我們看到了古人的音容笑貌、行走坐臥,目睹了他們的宴樂交游、建功立業,感受到了他們的希冀祈愿、悲歡離合……墓葬壁畫,堪稱一部由線條和色彩構筑成的紀傳體中國史,它以圖像為古人立傳、為時代“存照”,更引導今人以最直觀的方式與古人的情感共鳴,與歷史的精神共振。

        在《觀我生》中,皇親國戚、豪門貴婦、邊地小吏、異域來客,農夫牧人,形形色色的人物都是這部歷史的主人公。每幅壁畫,都是一扇小小的窗口,透過它,看到的不僅是個人的生命故事,還有大時代的起承轉合。

        本書資料翔實、推論嚴謹,想象豐富、情感充沛,顯示出作者扎實的史學功底和良好的文學素養;在目前的中國歷史讀物中,本書以圖敘史、見微知著的寫作手法頗具特點。

        值得一提的是,本書所讀解的14部壁畫作品中,近半數與華夏文明“邊境”的族群有關,由此為突破時空、民族的界限,研究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了解中華文明與域外文明的互融互鑒提供了圖像史的依據。 







        王府井新華書店設置專柜



        涵芬樓書店設置專架



        三聯韜奮書店(美術館店)設置商報嚴選好書專架


        王府井新華書店、涵芬樓書店、三聯韜奮書店(美術館店)已設置商報嚴選專架,向讀者進行推薦。今后,我們還將邀請更多書店一起推廣。如有團購意向,可在微信公眾號后臺留言。


        來源:中國出版傳媒商報

        初審:孟祥輝

        復審:張中江

        終審:張維特











        {"errcode":40013,"errmsg":"invalid appid rid: 64dff9d0-4136abee-7c7692b2"}
        <button id="cm8sk"><label id="cm8sk"></label></button>

          1. <em id="cm8sk"></em>

              亚洲图片 欧洲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