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要給孩子留出一片天空
發布時間:2023-06-03
2023年6月1日下午,第八屆【關愛生命 · 讓愛回家】論壇在新異心理會議廳舉行,新異心理視頻號同步直播。
6月,有兒童節和父親節,故本次論壇主題為:父親要為孩子留一片天空。探討父親和孩子的相處模式,作為兒童節禮物,奉獻給所有的大小孩子。
本次論壇由廣東人民出版社、中國生命關懷協會心理健康專業委員會、廣州市家庭建設協會親子心理健康專業委員會主辦,新異心理實戰研究院領銜承辦,廣州養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廣州維明教育咨詢發展中心共同承辦。新異心理親子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基地、讓愛回家讀書會(廣州)協辦。
廣州市家庭建設協會親子心理健康專委會主任、新異心理實戰研究院督導彭梨花擔任主持。

本次論壇邀請到三位優秀的父親做主題分享,他們分別是:
廣州早期教育和托育服務行業協會監事、養正教育董事長廖復陽先生
廣州市番禺區婦女兒童發展促進會副會長、青少年生涯規劃導師林維明先生
中和文商副總經理、廣州美術學院教師溫翼帆先生
論壇從14:30開始,到17點結束,主持人分別就我和父親、我和孩子的話題對三位嘉賓進行了采訪,三位嘉賓傾情分享,用真實事例把父親--自己--兒女三代的相處模式呈現在線下線上的觀眾面前,讓大家深受觸動,明白為何父親要為孩子留一片天空。摘錄部分內容如下:

01
我和我的父親
A:爸爸很優秀,低調,對他又敬又怕,印象最深刻的溫馨場面是幫自己掏耳朵,最難過的場景是我和弟弟爭吵,他沖過來拎著我的耳朵回家,造成了我內心的恐懼感。
B:父親很勤勞,自律,專制,對長子要求比較高,導致我對大兒子的要求也很高。
C:父親是做修理的,很專業,什么都會。在生活上,物質豐盈,給的愛足夠。
因為他太厲害,就看我什么也不是,他對我的否定讓我很難受,后面會有后遺癥的影響。如果我不是學了心理學,對兒子的教育肯定會出問題。每個父親在育兒上都有正反兩面的品質。
02
我和我的孩子
A:一直在不斷學習,每天反觀自已,嚴格要求自己。不足的地方是容易自以為是,聽不進孩子的建議。女兒的優點是很自律,生活獨立,樂于助人,熱愛生活,審美好,學習力強,很優秀了。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希望她活出精彩,能為社會做點貢獻。現在感覺孩子和自己有距離感。
B:我有三個孩子,身教言傳,帶孩子們去做義工,培養責任和擔當。讓孩子學會愛,發現美好,自己可以去創造美好。因為父親專制,發現自己對孩子也有專制,以前孩子做錯事會罰他抄經到凌晨2點。現在知道了,父母太優秀,孩子容易被壓抑,教育的方向就是尊重,放手,給他成長的空間。
C:兒子犯錯,傾聽他的表達,同理他的情緒,等待他情緒釋放,自我調整,整個過程并不難。兒子不愿意做一些事,我也學會反觀自己,包容孩子,允許孩子,尊重孩子,不去道德綁架他。當我們自己的愛和能量是足夠,內心是豐滿的,就可以包容孩子的各種狀態,你不能包容孩子就是對自己的不認可,心理能量是不夠的。
本次論壇一如既往地開放了提問環節,線下線上共三個提問,三位嘉賓從不同角度就觀眾的提問進行了回答。摘錄2個提問互動如下:
提問1:孩子爸爸在外地工作,長期不在家,兩個孩子對爸爸有距離感,害怕被打,如何讓孩子活得陽光自信,調整他們的親子關系。
回答:從因果角度來說,種什么因,結什么果。夫妻關系如果有怨氣,父親可能會通過孩子發泄情緒。如何消除父親帶來的負面情緒,媽媽首先接納父親的狀態。
媽媽可以給長期在外的爸爸定期匯報孩子的進步,及時點贊鼓勵,溝通及時,回來買什么禮物,提前跟媽媽溝通,買到孩子喜歡的禮物。
主持人:非常理解這位媽媽的心情,當爸爸打孩子時,我們心里是很難受的,我們做媽媽的可以是家庭的調和劑,當父子發生沖突的時候,一對一做溝通和解,也可以把《讓愛回家》《心理保健與危機干預》《了凡四訓·譯解》三本書帶回家,媽媽自我成長,活出鮮活的狀態,才能更好的引領孩子。

提問2:爸爸和孩子親近不起來,雖然現在在學習,比以前好多了,但還是覺得家里氛圍不好,父子沒什么交流,想問有什么辦法可以調解?
回答:父親要發現兒子比自己更優秀的地方,欣賞孩子。媽媽做得好的地方是學會向孩子示弱,孩子在家有地位,有自己擅長的地方,給機會兒子照顧爸爸。
在此感謝三位嘉賓的分享,感謝所有工作人員的付出。

“關愛生命 · 讓愛回家”論壇是由廣東人民出版社、中國生命關懷協會心理健康專業委員會、廣州市家庭建設協會親子心理健康專業委員會共同主辦,新異心理領銜承辦的公益活動,旨在向全社會普及通俗易懂、安全高效的親子心理理論與實戰方法,為家長們減壓賦能,為孩子們的心理健康成長保駕護航。歡迎各級學校、企事業單位和我們一起承辦,傳播正能量。
聯系人:彭梨花
電話:139 2519 1931(微信同)
本次論壇在新異心理視頻號上可以回放,掃碼即可觀看回放~

以下是新異心理6月活動安排
歡迎聯系咨詢顧問報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