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師在中大新華學院首次講“親子關系心理學與重新認識生命”
發布時間:2022-11-07
2021年 12月13日星期一下午,是我們 19、20級公共關系學專業《潛能開發原理與實務》課程的第十三講。今天邀請了校外導師李新異1老師、周瑾雯2老師為我們授課。
首先上課的是李新異老師,他講的是“親子關系心理學”,以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來揭示青少年在不同家庭環境中的影響。
馬斯洛①3在1943年指出,人們需要動力實現某些需要,有些需求優先于其他需求。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結構是心理學中的激勵理論,包括人類需求的五級模型,通常被描繪成金字塔內的等級。從層次結構的底部向上,需求分別為:生理(食物和衣服),安全(工作保障),社交需要(友誼),尊重和自我實現。這種五階段模式可分為不足需求和增長需求。前四個級別通常稱為缺陷需求(D 需求),而最高級別稱為增長需求(B 需求)。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hierarchical theory of needs)是關于需要結構的理論,五級的舊版傳播較廣,其理論在現代行為科學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管理心理學中人際關系理論、群體動力理論、權威理論、需要層次理論、社會測量理論的五大理論支柱之一。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被行為科學所吸取,并成為行為科學的一個重要理論問題。
一個孩子在成長時,生理需要與安全需要同時存在,才會對生命產生巨大的影響。生理需要在衣食住的基本需要,安全需求是對愛的需要、親子關系的親情需要。反過來,當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生理需要與安全需要都沒得到滿足,對孩子會產生負能量的不良影響。當孩子喜歡這,喜歡那,調皮愛玩時。如果父母沒有充分地關心與滿足孩子,就會使得孩子在整個成長過程中出現狀態,這種狀態是潛意識的,直接影響到未來孩子的成長。
這一切問題的根源在父母的思想心態,及父母恩愛的家庭環境有關。如果這問題不明確,就不能把家庭導向一個好家風狀態,孩子遲早會出現問題。如果父母總出現相互爭吵、指責與打罵;就會讓維護孩子成長的基本元素受到極大威脅。從家庭背景看,像馬斯洛成長經歷的孩子是不少的,又有幾個人能走出痛苦?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只要看到孩子出現一點點毛病,就認為孩子有問題了。這實際上是父母的過度焦慮,孩子總被父母看成為有這個疾病,那個毛病。甚至認為孩子患有多動癥。父母要知道,一般情況下,多動癥是孩子健康的體現,父母要允許孩子出現這個“狀態”,其不一定是壞事。父母還要明白:失敗是成功之母,沒有經歷過苦難,孩子是不懂得生活的甜和美的。
安全需要里包含著父母的關系,孩子最大的安全需要就是家庭間親密的和諧友愛,這影響著孩子與父母間的緊密度。每一個生命是從愛中產生出來的。如果親情斷裂會帶來一系列的社會現象與問題。
從幼兒階段就要開始培養孩子的自信心,然后逐漸提升自尊心②4。孩子是有自尊需要的。孩子的自尊心如果被父母不斷地指責、謾罵;孩子就會頹廢,就會反其道而行之。孩子心里積累著不斷被謾罵的因素后,父母將來說什么他都不會聽;等到他進入青春期12歲后,他就會跟你反著擰著來;逆反期到10歲后會逐漸加大與爆發,那時孩子的童真會逐漸失去,積壓在他內心的逆反心理,會不斷地從底層的潛意識里爆發出來。
人生觀和世界觀決定一個人的人生價值取向,而家長對孩子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③5。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講的親子關系,能夠讓我們父母更好地認識自己與孩子。孩子教育到一定時間,父母要學會放手,給孩子一定的發展空間。
緊接著在弗洛伊德講的潛意識冰山圖,把人的思想意識描述為冰山,包括我們的身體的所有的反應、情緒與身體狀態。而我們只看見冰山一部分,冰山下面是屬于無意識區(潛意識),我們看不見,其組成了冰山的主體,占了90%。對生命底層的描述與認識,包含著底層潛意識,甚至我們完全認識不到的東西,再往上面就是我們成長,我們進入到現實過程中成長,不斷的接受震蕩來到人生的成長、家庭關系、親子關系一系列的關系層次。
在針對親子關系心理學分析與思考中,通過弗洛伊德的潛意識冰山圖體現家庭環境對青少年潛意識的影響,并通過阿德勒,患有先天性軟骨病,兒時體弱,并不特別受寵。但是他堅強的活了下來而且活得樂觀而自信。數學差受到老師歧視,被當成差等生看待,他憑頑強意志和刻苦努力改變別人對他的看法并成為優等生。被弗洛伊德打壓但是他沒有畏懼權威,成為人本心理學的創始人。突出了不同的童年環境對于個人成長因素的巨大影響和強烈的心理暗示。
講完以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和弗洛依德④6的潛意識冰山圖來揭示青少年在不同家庭環境中的影響后。李老師接著講:青少年主要心理問題與解決思路。重點有3點:抑郁、焦慮、狂躁、情感交流障礙、精神問題的根在哪里?家庭親子矛盾核心問題是什么?如何重新認識自己,活出陽光自信的自己?
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眼下后者是短板,所以說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勢在必行。針對這類孩子的家長,理想的關愛模式:一是通過實踐和欣賞來提升孩子的審美能力和樂觀的生活態度;二是通過挫折教育培養堅忍不拔的品質,增強自我控制能力;三是對他們的身心健康尤其需要滲透和監管,加強抗挫能力的培養。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只有學校、家長、社會各方齊抓共管,釆取積極、科學、有效的方法,方能讓青少年健康成長!
后半部分是周瑾雯老師與同學們分享“重新認識自己”代入同學們的思考,并通過指出以時輪分析法來分析個人性格特征。
時輪——刻畫生命的模型:每個生命誕生的時間、地點和環境構成了一個特定的宇宙全息信息場;每個生命的性格特點、行為模式、天賦潛能及心理特征都可以通過誕生時間中的年月日時對應的天干地支的組合來進行刻畫;年月日時的運行周而復始,故稱時輪。
周瑾雯老師以10分鐘性格定位小工具作為切入點:用軟件查詢生命時輪。操作步驟:.掃碼關注;點擊菜單欄:生命軌跡;選擇:查生命軌跡。
查詢個人時輪:①填寫:姓名、出生地;②點選:校對真太陽時;③填寫:出生地詳情(地區經度系統自動生成);④點選:公歷/農歷;⑤填選:出生準確時間;⑥點選:性別;⑦點擊:查詢。
從而產生相對系統的分析:
甲木:棟梁之才,適合從事教育、軍警、心理輔導和咨詢等相關工作。
乙木:謀略之才,適合從事寫作、繪畫、管理、參謀、導演類等相關工作。
丙火:交際之才。適合從事公關外聯,演藝、哲學、佛學等相關工作。
丁火:輔將之才,適合從事管理、社工、婦聯、影視、文化類相關工作。
戊土:后勤之才,適合做后勤服務、工程、機械、護衛、體育、物流類相關工作。
己土:整合之才。適合從事財務、文秘、設計、客服、管理、家政類相關工作。
庚金:大將之材。 適合從事大型設計、決策談判、軍事警察、公檢法、醫生、計算機等相關工作。
辛金:工匠之才,適合從事美工、篆刻、木雕、文秘、電腦設計等相關工作。
壬水:領袖之才,適合從事規劃、構思、創意、心理輔導、演講類相關工作
癸水:藝術之才,適合從事質檢、編輯、培訓、木雕、設計、主持人和管理等相關工作。
周瑾雯老師與同學們分享“重新認識自己”代入同學們的思考:
青春期,我們開始有了自己的喜怒哀樂,很多負面情緒的產生都需要個發泄的途徑,叛逆期的到來便是應運而生。叛逆行為是我們情緒表達的載體,畢竟不表達出來的話,憋在心里更難受。只不過表達情緒的做法有時候變得尖銳和極端,父母看來是叛逆的小孩,我們看來,只不過是非叛逆不可解。其實負面情緒的困擾,是完全可以告訴大人的,他們會給你一個滿意的答復。
你要了解自己,生活中的煩惱其實不是我們的攔路虎,它們是我們重新認識自己、感受自己、增長力量的隱形寶藏。意志堅強的人不一定都是堅持到最后的人,而一定是比上一次的自己堅持更久的人。我們要學會與人溝通的技巧:區分你的觀察和你的評論。別人一件事說了三次,這是你的觀察;別人很煩人,很嘮叨,這是你的評論。通常人們不太容易接受對自己的負面評價,卻能夠接受客觀事實的描述。所以當你想跟別人溝通時,可以先從你的觀察說起,這樣能讓對方更容易接受。同時,表達這個行為給你帶來的感受和你的需求,當我們把行為和人分開時,對方就不會感到你是在否定她的全部,就會更容易接納一些。在生活中多做嘗試,用溫和的方式合理地表達自己的訴求,相信別人會聽進去的。
在人的發展整體中,它的“序參量”就是自我意識。也就是說,自我意識這個變量,在人的發展中,雖然變化最慢,但它一旦變化,就造成整個系統的變化。我們看到少年的思維、情感、意志都在發生著變化,推動著他的自我意識的發展,而一旦他的自我意識發生質變,整個人就變了個樣,從不自覺走向自覺,出現俗話說的“開竅”現象。因為自我教育的心理機制是自我意識,自我意識是人發展中最重要、最根本的因素。而自我意識的變化,表現在他的外在行為上就是自我教育。所以,我們應該認識到在整個教育過程中,自我教育必然是人發展的關鍵因素。
兩位老師們通過不同的生活環境、童年經歷、以及不同的時輪類型產生的不同的個人性格變化,來指引我們在生活中作出一些細小改變,從而來達成更好的自己。
廣州新華學院公共治理學院
19級公共關系學
馮彥銘 撰稿
2021年12月18日
1李新異,國學研究推廣中心主任、易經應用心理學研究院院長;家庭與親子關系康復療愈專家、中國生命關懷協會理事,中國生命關懷協會心理健康專業委員會專家;廣東省生命之光癌癥康復協會心理咨詢專家;世界易經高峰論壇名譽主席 潛專會學術研究員;著有《了凡四訓·譯解》《棋與道》專著。
2周瑾雯,法律碩士,中國生命關懷協會心理健康專業委員會專家,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中和教育講師,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2018年榮獲國際易學聯合會頒發“世界易經新星獎”。
3①亞伯拉罕·馬斯洛(1908年4月1日—1970年6月8日)是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第三代心理學的開創者,提出了融合精神分析心理學和行為主義心理學的人本主義心理學, 于其中融合了其美學思想。他的主要成就包括提出了人本主義心理學,提出了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代表作品有《動機和人格》、《存在心理學探索》、《人性能達到的境界》等。
4②付小平《提升孩子的自尊 爸爸需要知道4的個秘密》母子健康,2016(08):32.
5③許修芹《家庭教育中如何培養孩子的健康心理》當代家庭教育,2021,(27):47.
6④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奧地利精神病醫師、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他開創了潛意識研究的新領域,促進了動力心理學、人格心理學和變態心理學的發展,奠定了現代醫學模式的新基礎,為20世紀西方人文學科提供了重要理論支柱。